自进藏两年来,湖北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牢记使命,自觉加压,强化工作队自身建设,积极加强援藏干部管理服务,切实打造六型团队,充分调动工作队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释放工作队各成员的工作动力和干事激情,有力推进了湖北援藏工作。
一、注重支部阵地建设,打造忠诚型团队。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深深扎根于心灵深处,时刻牢记党组织的殷殷重托和援藏工作的神圣使命,以造福当地各族群众和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立志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干事创业、克难奋进,这就是湖北第六批援藏工作队要求各成员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具体要求和体现。通过加强支部阵地建设,强化党员思想观念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引导工作队各成员同志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增强为推进“六个模范区”建设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工作队首次成立了临时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制定了临时党总支会议制度、临时党总支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临时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50万元进行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湖北会馆的作用,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开设党员学习园地宣传栏,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同志们填写党员公开承诺书,并张贴上墙接受公开监督。结合湖北内地正在开展的“三抓一促”活动,研究提出了“抓作风、抓纪律、抓落实、促援藏”活动实施方案,注重加强援藏干部素质建设,打造忠诚型团队,推动三年援藏工作圆满完成。
二、注重能力建设,打造学习型团队。注重引导全体援藏工作队员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习作为提升素质、推进工作的动力。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规章制度和工作习惯,从新一轮援藏工作中探索规律、查摆问题、分析原因,进而建章立制、指导实践。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援藏干部的内在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援藏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援建本领。研究制订工作队学习制度,要求工作队成员每人每年撰写有关理论调研文章、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探索试行援藏干部论坛这个平台,由援藏干部轮流上台演讲,组织全体工作队成员学习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山南地委行署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及科学技术知识,要求全体成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工作成果。武汉援藏干部、乃东县委书记周耕在学习调研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科教强县、实干兴县”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带动、项目拉动、科技推动、城乡联动、社会发动、援藏促动”的工作发展思路。襄阳援藏干部、琼结县委书记王建军结合琼结“面积小、资源小、经济总量小和区位好、环境好、基础好”的“三小三好”县情特点,研究制定出了“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支撑”的襄阳市第六批援藏工作思路。黄石援藏干部、曲松县委书记柯东海研究提出了“经济跨越发展、农牧民快速增收、社会长治久安”三件大事,狠抓“项目建设、平安建设、党的建设”三大建设,大力实施“农牧稳县、项目富县、工矿强县、科教兴县、旅游活县、依法治县”战略,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保全面”的工作思路。宜昌援藏干部、加查县委常委副书记高杰结合实际提出了“坚持立足长远与着眼县情相结合,工作思维科学化;坚持呼应民声与项目精选相结合,项目选择民主化;坚持深化政府交往与民间往来相结合,务实援藏全面化;坚持效率求效益与展形象树新风相结合,建设速度内地化;人性化与高标准严要求相结合,团队管理规范化;坚持产业援藏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招商引资市场化”的六化工作思路。襄阳援藏干部、琼结县副县长柯红勇同志,结合实际,积极思考琼结旅游产业的发展,撰写了一篇较有深度性的文章--《打造推进琼结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湖北司法厅援藏干部、山南地区司法处副处长于加珍同志结合工作体会,在《西藏司法行政》杂志上发表了《强化司法行政援藏使命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理论文章。湖北省委组织部援藏干部、山南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志雄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思考,先后在中央组织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简报、西藏自治区党委《新西藏》政策杂志、西藏《援藏会刊》、山南地委《山南兴略》内刊,湖北日报、湖北援藏网等媒体上发表《人才援藏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充分发挥援藏优势实施人才强地战略》、《湖北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坚持“五驾马车”齐驱 助推山南经济腾飞》等多篇文章。
三、注重激励机制建设,打造创新型团队。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援藏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工作队各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激励各成员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为湖北援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湖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工作业绩登记考评暂行办法》。采取“一事一登、支部评议、半年一报、干部管理组汇总、年终将业绩交给省委组织部年度考核组进行评议”的方式进行。此作法得到了全国援藏总领队、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何新红同志的充分肯定,在成都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并在区党委组织部援藏工作简报上作了全文刊登推广。业绩登记考核,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工作队创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援藏模式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加强产业援藏,增强造血功能,是湖北援藏模式的第一大创新和亮点。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积极促进湖北企业与山南资源优势相结合,推动产业援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武汉援藏工作队在产业援藏上增强造血功能,成功引进华新水泥产业链延伸等一大批企业项目,并利用武汉农博会平台,促进农产品对内地的销售。襄阳援藏工作队已引进了湖北大冶有色投资有限公司与西藏雅拉香布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生产20万吨优质矿泉水项目,第一期总投资为1.32亿元的10万吨优质矿泉水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试生产。黄石援藏工作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目前,由本土企业产业转移投资1.2亿元的“雅砻神水”矿泉水项目已竣工投产,与华新水泥公司合作入股1000万元的三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签约。宜昌援藏工作队领队、县委常务副书记高杰一年内先后六访稻花香集团,促成稻花香集团在加查县投资5000万元新建稻花香集团西藏文成酒业有限公司。目前,西藏文成酒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可投产,预计今年可实现税收1000万元。
坚持人才援藏,进一步拓展援藏模式,又是湖北援藏另一创新亮点。着眼地区支柱产业发展,围绕重点突破,积极推进“领军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去年积极与内地沟通协调,认真组织人选推荐,严格审核资格条件,从医疗卫生、农牧技术、建筑规划、政法等领域选派首批5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到湖北省人民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公安局等五个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业务培养进修。此项工作得到了地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中央组织部的充分肯定,由中央组织部、区党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分别作了经验介绍。
四、注重作风建设,打造服务型团队。加强工作队成员思想作风建设,引导工作队同志充满对藏族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强化工作队同志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理念,确确实实为当地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援藏项目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向民生倾斜,是工作队每位同志的共同心愿和责任使命。武汉第六批援藏资金确定为4080万元,主要用于农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特色产业基地等民生领域建设,共涉及四大类、九项内容。目前,80%的项目已启动,有望于近期全部完工。襄阳援藏工作队实施“创先争优改善民生工程”,从解决农业机井用电问题、建立征地开发补偿基金、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教育基金、加强财源建设、建立医疗救助基金、支持文化创作与保护、规范磁卡水电表收费等10个方面入手,集中解决了一批当前琼结县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黄石援藏工作队坚持项目向基层向农牧民倾斜,共实施农牧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项目87个,总投资达3.5亿元。宜昌援藏工作队援藏新村建设,总投资650万元进行江塘村改造,已于今年4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切实改善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广泛赞誉,展现了宜昌援藏工作队求真、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增进与基层群众的感情。以“积极创先争优、加强党性锻炼”为主题,以“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为主要内容,组织工作队同志与山南地区贫困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工作队同志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中进一步锤炼党性,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采取对口帮扶“三个一”(一个贫困户、贫困党员、贫困学生)、到农牧民家里过藏历年、参加基层建设年活动等形式,与干部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情感相连。加强调研,改进工作作风。工作队进藏第二天,许多同志顾不上头痛、胸闷、心慌等高原反应的症状,就分赴对口援助的各县、各单位正式履行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援藏使命。湖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胡中海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先后到宜昌市对口支援的山南地区加查县、黄石市对口支援的曲松县、襄阳市对口支援的琼结县等地加强调研,走村串户,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看望各族干部职工群众,赢得了山南各族人民的高度赞誉。
五、注重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型团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好援藏工作,关键也在人,在于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位援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人性关怀,要求在思想上互相交流,精神上互相鼓励,工作上互相研究,习惯上互相尊重,生活上互相关心,丰富活动载体,切实增强工作队凝聚力和吸引力。一是通过实行援藏干部生日庆贺、生病慰问、家属来藏看望、家中大事关心等制度,让援藏干部切实感受到家的温馨,努力塑造工作队“援藏之家”形象。二是组织开展“学藏歌跳藏舞”活动,丰富工作队同志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三是组织工作队同志们参观山南地区烈士陵园,赴边防哨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工作队注意充分发挥民主,让大家有意见能表达、有心里话想跟工作队说,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工作队内部的团结和谐。工作队工作规划确定、重要工作部署、重大项目确定,都是通过中心组全体成员会议研究,既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保证了决策的正确制定,又巩固了工作队内部的团结和谐。通过发挥民主,大家建言献策,工作队确定了“推进项目援藏,实施一批重要民生项目、重要社会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产业援藏,切实增强造血功能;推进科技人才援藏,充分发挥湖北优势”的三年湖北援藏工作思路。
六、注重制度建设,打造纪律型团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最好的教育管理。加强援藏干部管理,必须首先以制度建设作为突破口。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五批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组织管理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宣传工作制度、干部请销假制度、经费财务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援藏干部“八不准”等十多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队全体同志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工作上争上游。实行援藏项目管理制度,所有援建工程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和公开招投标制。工作队总领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胡中海从不插手招投标业务,坚持专项资金专户管理,严格监督。
工作队服从大局讲纪律,提前进藏,积极配合做好山南地区维稳工作。在工作队总领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胡中海同志的带领下,湖北援藏干部于今年2月18日提前进藏,克服高寒、头疼、胸闷、干燥、流鼻血等困难,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按照山南地区维稳指挥部的要求,尽职尽责,做好本单位维稳工作。坚持在藏率和在岗率,有的援藏干部在工作中有的晕倒过,有的住进医院,有的亲人离世、小孩高考,但都没有请假离开,仍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甚至还放弃了有关政策规定的每年65天的休假,一直坚守在维护稳定和经济社会工作的第一线。两年来,坚持建章立制,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权,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援藏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