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援藏工作情况汇报
2010年7月进藏以来,湖北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山南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创新援藏方式,拓宽援藏领域,坚持“六个着力”,积极推进科学援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着力强化产业援藏,进一步推动援藏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牢固树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促进湖北企业优势与山南资源优势相结合,深化产业援藏内涵,推动援藏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目前,已有湖北大冶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华新水泥集团公司、湖北稻花香集团分别落户山南投资兴业,形成了湖北企业援藏的亮点和品牌。其中,华新水泥集团公司投资1亿元,征地160亩的三个产业链延伸项目已完成基建工作。湖北大冶有色金属投资1.6亿元的20万吨矿泉水项目,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期5万吨项目,厂房建设已经完成,从德国进口的先进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于今年5月试投产。武汉市援藏工作队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促成华新集团、西藏雪域冰川公司、中国风电集团、重庆安必捷公司、香港泽华控股、西藏保利实业、西藏旅游股份等多家企业先后落户乃东,总投资规模超过70亿元。其中华新产业链项目已投产,雅砻文化大观源项目、总部经济区项目已开工建设。宜昌市援藏工作队一年内先后六访稻花香集团,促成稻花香集团与加查县达成协议,同意在加查县投资5000万元新建西藏文成酒业有限公司。计划在3年内累计投资2亿元,可为加查县提供每年2000万元税收,今年确保实现1000万元税收。黄石市援藏工作队克服区位、政策等种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投资1.2亿元的“雅砻神水”矿泉水项目有望年底投产,引进外资近14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也已达成意向。襄阳市援藏工作队积极打造招商平台,建设琼结工业园区,吸引雅拉香布实业有限公司、金藏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水晶玉石厂、罗布日粉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沃德贡杰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入驻,企业总投资近2.5亿元。
二、着力强化民生援藏,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基层群众的利益
注重援藏项目惠民,把援藏资金项目重点向农牧民、农牧区倾斜。结合山南地区“十大民心工程”,湖北省将4140万元援藏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用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安排150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安排2060万元,用于山南地区教育卫生系统项目建设。武汉、襄阳、黄石、宜昌等四市援藏工作队注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武汉市援藏工作队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乃东全县完成民房改造9000余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4处、95%以上的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农牧民安全饮水率达97%。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新农保参保率达94%以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3%。襄阳援藏工作队积极为民办实事,筹措资金1043万元实施“创先争优改善民生工程”,从解决农业机井用电问题、建立征地开发补偿基金、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教育基金、建立医疗救助基金、规范磁卡水表收费等多个方面入手,集中解决了一批当前琼结县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三、着力强化人才援藏,进一步培养开发本地人才
实施人才援藏,帮助山南地区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支持山南培养一批本地人才,应该说是最大的援藏,也是最根本性的援藏。探索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开发工程,由山南选派首批五位领军专家人选分别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协和医院、省农科院、省城市规划设计院、武汉市公安局等单位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挂职学习和培养进修。此项工作得到了地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中央组织部的充分肯定。探索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于去年12月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山南人才资源开发研修班,组织12县分管人才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和地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武汉援藏工作队着手在乃东建立培训基地,组织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农科院等单位技术专家赴藏进行现场技术培训。黄石援藏工作队积极联系协商黄石市医疗教育、规划设计、安全监督、技能培训等单位20多名专家进藏工作,选派38人到黄石对口部门进行为期1-3个月的培训。宜昌援藏工作队依靠自身的人脉资源,主动与宜昌市金东方学校沟通衔接,由金东方学校免费提供食宿,接受加查县选派的10名骨干教师赴该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争取宜昌市规划局的大力支持,请宜昌市规划局帮助完成了加查县城区总体发展规划。
四、着力强化稳定援藏,进一步积极主动承担维稳责任
来山南援藏,就是本地干部中的一员,也理应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在湖北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胡中海同志的带领下,湖北援藏干部于今年2月18日提前进藏,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按照山南地区维稳指挥部的要求,尽职尽责,做好本地单位维稳工作。积极参与单位里安排的维稳工作任务,坚持晚上轮流值班,加强巡逻,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严密盯防,认真做好防范工作。总领队胡中海同志虽感冒、咳嗽,但还是坚持带队到加查县深入寺庙、神湖、电站等重点防范部位检查指导维稳工作。在加查打点滴的胡中海总领队还不忘叮嘱工作队的同志们,要服从大局,努力做好维稳值班工作。武汉、黄石、襄阳、宜昌等四市援藏工作队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带领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反分裂斗争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抓好社会管理,积极加强群防群治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活动,强化重点人员管理,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二是加强寺庙管控,深入推进寺庙“六建”、“九有”工作,切实解决寺庙僧尼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实际生活困难,确保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三是深化平安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信息预警与应急处置、宗教事务管理、全方位防控、维稳力量建设和督促检查等长效机制,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五、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援藏,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经济产业援藏固然重要,但是用内地好的理念、思路和做法来加强山南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巩固根基,显得更加重要。进藏以来,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狠抓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扎实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襄阳援藏工作队探索实施了以机关干部“联合农户、联系感情、联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工程,安排52名乡镇机关干部与37户农户结成“三联”对子,累计筹集资金94.43万元,实施生产致富项目37项,进一步锤炼了干部作风,强化了群众观念意识。黄石援藏工作队实施“9444系统推进工程”,把“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民族团结、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细化为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9444系统推进工程”,即:县级干部九个一、科级领导干部四个一、乡镇党委四个一、县直部门四个一。目前,县级干部深入联系点300余次,累计与群众交心谈心385次,共记民情日记1300余篇,召开座谈会117场,扶持致富带头人32名,为群众办实事215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件,争取项目18个,资金4832万元。
六、着力强化援藏干部管理,进一步树立好湖北援藏干部良好形象
注重加强援藏干部管理服务,强化工作队自身建设,着手打造“六型”团队,努力调动工作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注重支部阵地建设,打造忠诚型团队。工作队首次成立了临时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制定了临时党总支会议制度、临时党总支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临时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制度,强化党员思想观念教育,引导工作队各成员同志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注重能力建设,打造学习型团队。探索试行援藏干部论坛平台,由援藏干部轮流上台演讲,进一步提高援藏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三是注重激励机制建设,打造创新型团队。研究制定了《湖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工作业绩登记考评暂行办法》,引导和激励各成员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为湖北援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四是注重作风建设,打造服务型团队。以“积极创先争优、加强党性锻炼”为主题,以“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为主要内容,组织工作队同志与山南地区贫困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工作队同志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中进一步锤炼党性,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五是注重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型团队。通过实行援藏干部生日庆贺、生病慰问、家属来藏看望、家中有困难关心等制度,让援藏干部切实感受到家的温馨,努力塑造工作队“援藏之家”形象。六是注重制度建设,打造纪律型团队。研究制定了组织管理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宣传工作制度、干部请销假制度、经费财务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援藏干部“八不准”等十多项内部管理制度。坚持建章立制,始终保证在藏率和在岗率,用铁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权,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援藏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