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援藏:立足“两个倾斜”惠及民生
近日,《湖北省对口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修订方案获批通过,《规划》修订后,对口援藏资金将按2:8的资金比例向基层倾斜。据统计,2014-2015年湖北援藏项目19个,总投资额18900万元。其中,向受援地区基层、农牧区和农牧民的直接投资将达15485万元,占总投资的81.93%。
根据《财政部关于对口援藏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确定的资金基数和8%的年均递增速度有关要求,湖北省立足“两个倾斜”,充分尊重受援地区的发展实际和需求,会同西藏山南地区对《湖北省对口支援西藏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2014年、2015年项目、资金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修订后的《规划》,保留项目1个,取消项目12个,调整变化项目16个,新增项目2个,涉及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市政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训五大领域,投资分别为7195万元、5755万元、3000万元、1935万元、500万元,占2014年—2015年计划投资的38.1%、30.4%、15.9%、10.2%、2.6%。《规划》还明确:从2014年开始,湖北省每年将安排受援地区选派的30名副县(处级)领导干部或优秀科技干部,2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0名农牧、林业、水利、医疗卫生等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属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每年安排7名受援地区在职干部到省属高等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每年为受援地区培训乡镇干部不少于70人次;每年为受援地区培训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不少于150人次,推动援藏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由“有限”援藏向“无限”援藏转变。
根据《规划》修订,湖北省明确了3年援藏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山南地区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经济援藏、企业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等为支撑,落实援藏工作向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倾斜,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
在项目实施,资金使用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做到“六个结合”:项目援藏与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项目援藏与干部援藏、智力援藏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短期援藏与当地长期发展相结合;尊重当地建议与创造性工作相结合;项目建设与项目管理相结合。
在项目投放方向上,主要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解决影响地区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向基层倾斜,加大对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积极支持农牧民安居工程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向公益性事业倾斜,重点对国家投入不足或暂无投资来源的公益事业进行投入;向产业化建设倾斜,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企业承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