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餐饮区、文化艺术展示区、非物质文化体验区……走进位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西藏印象”,浓郁的藏族风情扑面而来。
上月底,这个汉藏文化交流中心刚被西藏山南市授牌,成为山南驻鄂藏汉交流合作中心、经贸合作代理处。 中心的主人是从雪域高原走出的藏族汉子斯朗·丹增曲培(简称:丹增),他已扎根湖北33年。“随着武汉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武汉市民,参观的外国人也多了起来。”丹增兴奋地说。
娶汉族妻子,“团结族”扎根湖北
出生于1971年的丹增,有个特殊名字:“团结族”。 丹增笑称:“我爸是汉族,我妈是藏族,在西藏将这样的孩子叫‘团结族’,意指民族团结。” 13岁那年,因成绩优秀,丹增被选为内地西藏班学生,到当时的沙市六中西藏班读初中,后又到湖北工学院读大学。 在沙市,他认识了汉族女孩陈娟娟。“当时,学校结对帮扶,她帮扶我。”丹增笑着告诉记者,“后来感情越来越深,她最终成了我的妻子。” 毕业后,丹增选择了留在湖北。 1998年,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丹增在沙市开了一家名叫唐古拉的小店,开始自主创业。
讲藏族故事,传播西藏文化
回想当年的唐古拉小店,丹增记忆犹新。“最开始卖藏族饰品。”丹增说,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客人对哪件商品感兴趣,他就给他们讲相关的故事。所有商品不标价,就在店里放个箱子,客人觉得该给多少,就放多少钱到箱子里。“刚开始,有人笑我,说你这样做生意,一定亏死。”丹增也有些担心,但几天打开箱子,他惊讶地发现,里面绝大部分是50元、100元,“顾客喜欢西藏商品,更喜欢我给他们讲的故事。” 让丹增难忘的是一位荆州老教授,来店里啥都没买,就听丹增讲了一上午的西藏文化和民俗。离开时,教授往箱子里放了2000元,丹增说太多了,不肯收。教授说,用这些钱来了解西藏的文化民俗,值!
“西藏印象”,释放雪域高原魅力
在沙市,丹增暗下决心,立志为民族交流多做点事情。同时,他也得到了各方的鼓励。 “波米·强巴洛追,时任西藏佛教协会会长,十一世班禅的经师,我曾有幸见到了他。”丹增回忆,当时会长对他说,内地对西藏不了解,你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又在内地读书工作,希望你发挥优势,把西藏文化传播到祖国的各个角落。 这番话,更坚定了丹增成为民族交流使者的决心。 2010年,在武汉市援藏办的支持下,“西藏印象”成立。2011年5月,“西藏印象”被武汉市援藏办授予“汉藏文化交流中心(基地)”,成为全国第一个在藏区之外集中展示藏文化的综合性窗口和促进汉藏交流发展的平台。
促汉藏交融,组织企业家考察西藏
在采访中,丹增谈起藏药入鄂的事情。 他正在与省内几家医院合作,争取成立专门的藏药科室,既为老百姓服务,也进一步推广藏药。 多年来,丹增为汉藏交流努力奔走。2012年,响应湖北在西藏率先开展10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100名西藏大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号召,他联合多家医疗单位,在西藏筛选疑似患儿212人,确诊23人,其中11人来汉免费治疗。2014年,又为6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带来福音。 他多次组织湖北企业家到西藏参观考察,为汉藏交流牵线搭桥。“以前,主要是将西藏的文化、产品引进到内地。”丹增说,未来,他将采取多种方式,将内地的文化、资金、人才等引进到西藏,实现汉藏双向交流。 丹增还是在鄂藏族学生的“大哥”,孩子们有什么事情,总爱找他。他每天晚上都抽出一小时,专门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撬第一铲土,我的梦想是服务汉藏交融、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让后来人能继续这项伟大事业。”丹增说。 |